欢迎访问华东交通大学理学院网站!

桃红世界永久进站30秒“格致”讲坛学术报告(2022年江西省物理学术年会)

作者:  来源:   时间:2022-11-08  点击:

报告题目一:铌酸锂光子芯片

报告时间:2022年10月29日(周六)上午9:00-10:00

报告地点:25-302、腾讯会议号 633-308-271

报告人:程亚 教授

报告人简介:

中科院上海光机所研究员,华东师范大学物理与材料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973首席科学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美国光学学会和英国物理学会会士。从事超快非线性光学与激光微纳制造研究,发表论文200余篇,引用11000余次,当前H因子56。国际学术会议大会和邀请报告100余次。

报告摘要:

高端光子芯片是信息科学与产业的前沿,为一批变革性技术如人工智能、5G/6G通信、激光雷达、光量子信息等提供了关键支撑平台。当前,光子芯片的主要加工手段仍依赖于微电子产业经过60余年发展所积累成熟的半导体光刻工艺。由于光子波长远大于电子的德布罗意波长,当微电子加工技术直接应用于高性能光子芯片制造时,尽管制备精度已经足够,但也面临着加工区域偏小、加工效率较低、形成的光子结构侧壁具有一定粗糙度等难以克服的问题。我们从底层技术框架起步,自主发展了飞秒激光光刻结合化学机械刻蚀技术,在铌酸锂单晶薄膜中实现了低损耗光波导、高品质因子光学微腔、高速光调制器、片上放大器、片上激光器等有源无源光子器件,建立了低成本、高性能、全晶圆尺寸的铌酸锂光子芯片制备途径与加工平台,着力于服务光子芯片研究与应用的多种需求。

报告题目二:量子结构材料与物态调控及红外探测的应用

报告时间:2022年10月29日(周六)上午10:00-11:00

报告地点:25-302、腾讯会议号 633-308-271

报告人:陈效双 研究员

报告人简介:

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获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上海市领军人才,“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国家科技发明奖二等奖,上海市自然科学牡丹奖,上海市自然科学一等奖等国家省部级科技进步奖7项。先后承担国家量子调控专项项目,GF“973”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和重点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重点项目,中国科学院创新工程项目,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重大和重点项目等国家和省部级科研项目多项。近年来主要从事半导体红外光电子材料与器件,光子人工带隙微结构的光子学和纳米材料的电子性质研究,围绕国际学科发展的前沿和国家重大需求开展工作,解决了半导体光电子材料物理和器件中许多复杂的问题。在国际SCI刊物Nat. Mater., Nat. Commun., Sci. Adv., Phys. Rev. Lett., JACS, Nano Lett., Adv. Mat.和PNAS等发表论文160余篇,授权和申请发明专利10余项。

报告摘要:

二十世纪电子操控产生了晶体管的信息技术发展给人类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微纳米材料和物态调控被认为是二十一世纪有望产生变革性技术重大方向,红外与太赫兹所涵盖的电磁波波段对国家安全、国民经济、人民生活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可以预期在未来几十年,随着我国社会发展和技术进步,国家对这一波段光电子技术的迫切性和先进性要求会越来越强烈,为此形成了在我国发展红外光电子物理学这支交叉学科的难得机遇。本报告将主要介绍半导体纳米材料制备、生长机理和物态调控的特异光电性质及其应用的最新进展,实现对其生长途径的控制,制备单纳米线的红外探测器件结构,探讨其在红外光电子器件中的应用;利用狄拉克半金属材料具有高迁移特性,通过物态调控(第二类狄拉克半金属-金属界面光场材料表面与内部电子态的对称性,获得载流子在表面和材料内部的散射概率不相同,产生净位移电流,实现无偏压的光电探测性能;针对光子计数至单个光子识别需求,例如:激光雷达、量子通信、量子计算、量子精密测量、智能传感等,基于表面等离激元的超大光控制能力,实现量子结构的光耦合增强,同时基于光场的相位调控,获得中波红外波段的消色差探测新结构,相关工作在红外和量子信息空间高技术中将有重要应用价值。

报告题目三:基于二维半导体的超灵敏高特异性crispr光传感芯片及产业化

报告时间:2022年10月29日(周六)上午11:00-12:00

报告地点:25-302、腾讯会议号 633-308-271

报告人:张晗 教授

报告人简介:

深圳大学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英国皇家化学学会会士/美国光学学会会士、基金委“优青” 、中组部“青年千人”、广东省五四青年奖获得者、全球高被引科学家(连续五年、物理与材料双学科)、elsevier 中国高被引学者、广东省科技领军人才等。长期从事半导体材料与光电芯片相关研究,论文总被引超过6万次,H因子为136。承担基金委重点、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等超过10项,获得教育部自然科学二等奖、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奖、中国光学十大进展、中国光学工程学会科技进步二等奖、广东省丁颖科技奖、深圳市青年科技奖、深圳市自然科学奖等。

报告摘要:

报告人长期从事二维光电材料(石墨烯、黑磷、硫化钼等)的光电性能调控与功能器件制备相关研究:1)研制出超灵敏传感器件,检测灵敏度达到attomolar浓度,利用黑磷及类黑磷材料独特光与物质相互作用特性,实现锑烯基高灵敏光传感器与硒化铟基光学偏振传感器等;2)利用基于二维半导体的光学传感器高灵敏特性,将其与CRISPR技术联合,开发出新型核酸传感平台MOPCS((Methodologies of Photonic CRISPR Sensing))。这项技术犹如敏锐的病毒“侦察兵”,可以在纷繁复杂的病毒密码中迅速、精准抓住基因变异特征,判断病毒分型, 并已获得专利权和欧盟CE认证;3)该光学传感技术具有优势包括:(一)高特异性。MOPCS技术利用CRISPR/Cas12a独特的酶切特性,通过引导RNA的设计,实现了对两代“毒王” Delta、 Omicron,以及Omicron亚型BA.1 的S序列的精准分型。这种高度特异性同时有效避免了假阳性结果的产生。 (二)高灵敏度。科研团队设计出了灵敏度更高的SPR传感芯片,成功实现了38分钟内对fM级别病毒核酸的无需预扩增的有效检测,高灵敏度有效避免了假阴性结果的产生。 (三)高延展性。除了当务之急将MOPCS技术运用于新冠疫情防控,该技术还可广泛应用于各类基因检测,如病毒筛查、癌症早筛、细菌检测等方面,其高特异性可进一步满足流行性病毒筛查并探索最新亚型,肿瘤相关因子肿瘤相关因子如VEGF的临床高危变异、肺部念珠菌感染检测等需求。强大的适用拓展性,使这项技术能够源源不断为人类提供健康福祉。


欢迎感兴趣的师生参加!